东营职业学院航空学院“中国红、蓝天梦”社会实践团开展“航空科技下乡”主题活动

近日,东营职业学院航空学院“中国红、蓝天梦”暑期社会实践团先后走进广饶县大码头镇和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的暑期“萤火虫课堂”,为乡村孩子们开展了为期两天的“航空科技下乡”主题活动。实…

近日,东营职业学院航空学院“中国红、蓝天梦”暑期社会实践团先后走进广饶县大码头镇和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的暑期“萤火虫课堂”,为乡村孩子们开展了为期两天的“航空科技下乡”主题活动。实践团成员们带着精心准备的课程和教具,让孩子们在趣味互动中近距离感受航空科技的魅力,为课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 “蓝天色彩”。​

图1:东营职业学院航空学院“中国红、蓝天梦”社会实践团成员与广饶县大码头镇孩子们合影

考虑到“萤火虫课堂”儿童的年龄特点,实践团成员采用故事化讲解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的方式,量身打造了一系列适合孩子们的活动内容。在“中国航空发展史”环节,成员们化身为“航空故事大王”,结合航空飞机模型,从我国第一架飞机“冯如一号”讲到“歼20”“运20”,生动讲述了新中国航空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奋斗故事。当讲到 “歼-20 翱翔蓝天”“C919 成功商飞” 等成就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纷纷举手提问:“叔叔,我们的飞机能飞到月亮上吗?”“姐姐,我们以后能造出会变形的飞机吗?”

图2:东营职业学院航空学院“中国红、蓝天梦”社会实践团成员王雪纯在杨庙社区讲解中国航空发展史

而3D 打印技术展示与航模制作体验更是让 “萤火虫课堂” 变成了欢乐的科技乐园。实践团带来的 3D 打印的“歼10C”等模型,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大家围在展台前啧啧称奇,不时伸手触摸模型细节。

图3:东营职业学院航空学院“中国红、蓝天梦”社会实践团成员王延斌在大码头镇讲解3D打印相关知识

针对儿童的认知规律,“飞机飞行原理” 课堂变成了一场热闹的“科学小游戏”。实践团成员拿出准备好的飞机模型套件,引导孩子们亲手制作飞机。志愿者们一对一指导孩子们粘贴机翼、安装尾翼,耐心解答“为什么这个零件要装在这里”“螺旋桨怎么转才能飞起来”等问题,让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理解飞行原理。

图4:课上孩子们在回答问题

当孩子们举着自己组装的小飞机在户外试飞时,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响彻社区广场。“我这架飞得最高!”三年级的徐燕语小姑娘举着航模骄傲地喊道,小脸上满是成就感。

图5:东营职业学院航空学院“中国红、蓝天梦”社会实践团成员张淑康在讲解飞机模型

实践团负责人高锐介绍,此次走进 “萤火虫课堂” 开展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让乡村儿童近距离接触航空科技,在心中种下科学探索的种子。看到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和灿烂的笑容,团队成员深受触动,“这些孩子对天空的向往特别纯粹,我们会把这样的活动持续开展下去,用专业所长守护他们的‘蓝天梦’。”下一步,实践团还将整理活动中的儿童提问与创意想法,开发更适合乡村儿童的航空科普小课程,让科技之光点亮更多孩子的暑期生活。​

供稿人: 高锐 张海颖

作者: 现代教育网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10-888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